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6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说,中国力争到2020年建成开放合作、充满活力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防震减灾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地震科技的发展史。”郑国光说,实践证明防震减灾的进步离不开科技贡献。“十二五”以来,中国地震系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引领。 本届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展出了“十二五”科技成果代表作,比如“中国活动断层探察”项目已获得南北地震带中南段25条主要活动断层准确的空间位置和活动性定量参数,“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成果可被用于十年尺度危险区确定、地震大形势判定等工作,“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形成了120个数据集,“地震信息公共服务系统”满足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地震消息的需求。 郑国光也谈到当前地震科技创新工作尚存差距。他说,为实现2020年的目标,将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以及“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郑国光还说,未来要深化地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防震减灾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打造一支地震科技人才队伍,并提出“到2030年,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 (原标题 中国提出2020年建成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