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聚焦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聚焦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
新华社记者安蓓
“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积极稳妥开展。”在国务院新闻办11日举行的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说。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有哪些新进展? 雄安新区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也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林念修说。 林念修说,雄安新区设立近两年来,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据介绍,“1+N”规划体系中,“1”是雄安新区规划纲要,“N”是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个综合性规划,还有26个专项规划。“1+N”政策体系中,“1”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N”包括相关配套实施方案,第一批已出台12个。 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备受关注。林念修说,指导意见围绕创新驱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选人用人、土地人口管理、生态环保、扩大开放、财税金融、治理体制机制九个重点领域部署了具体任务和政策举措,目的是构建有利于增强对优质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力、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推动新区在承接中提升,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序幕拉开 “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序幕已经拉开,很快会转入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说。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一批看得准、符合规划方向的基础性项目先行启动,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白洋淀治理、植树造林工程等生态项目动工实施,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了基础性项目和保障运行的临时性建筑外,雄安新区没有动工一砖一瓦,为的就是系好第一颗扣子,不犯颠覆性错误,避免留下历史遗憾。”林念修说。 陈刚说,雄安新区建设以“雄安质量”为目标。一是建立“雄安标准”体系,涵盖建设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城市管理等各方面。二是构建“雄安质量”体系,包括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三是改革创新,大胆推动各个领域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落地实施,给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雄安新区在城市开发模式上怎么走,如何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雄安新区将融合土地、资本、人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形成全生命周期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雄安质量’实现。”陈刚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新年来临之际,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批复,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法定蓝图。 “引导城市副中心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说。 他说,要更合理地确立城市布局和结构,将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40%是生态空间;建立更良好的职住关系,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从现状的1:1.3调整到1:2,到2035年达到平衡,基本实现在副中心工作、在副中心居住;鼓励功能兼容和复合利用,就近满足居民工作、居住、休闲等需要;完善住房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住房调控体系;加强与公共交通耦合,实现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一次换乘可达。 隋振江说,下一步要制定控制性详规实施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深化规划设计。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搭建城市骨架。抓好行政办公区后续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约11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通州堰”分洪体系建设;建设六环路入地等重要工程。 他说,要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等功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大尺度水绿空间,实施主要河道景观提升,特别是水环境治理工程,在城市副中心外围预留生态廊道和绿带;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挖掘运河文化;切实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2019年将有一系列对接,交通、产业、设施等措施将陆续公布。 |